联系我们
  • 邮编:238371
  • 电话:18098662861
  • 地址:无为县高沟定兴工业区

湖南工业用扁电缆选型要点,耐温、耐油性能解析​

文章出处:本站 人气:877 发表时间:2025-09-08 13:57:04

工业扁电缆广泛应用于机床、起重机、机器人、输送设备等移动或固定铺设场景,因为扁平结构适应狭小空间,具有优越的弯曲性能。其性能直接关系到工业设备的稳定运行。在选择型号时,应综合考虑多维参数,其中耐温性和耐油性是适应极端工业环境的关键指标。本文对选型要点进行了系统梳理,并对耐温性和耐油性的关键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。


一、工业扁电缆关键选择要点

工业扁平电缆的选择应围绕“情景适应、性能匹配、安全合规”三大原则,重点关注以下六个关键要素:


(1)结构类型:根据敷设方式选择合适的结构

移动式铺设:适用于起重机、机械臂等频繁弯曲移动场景,选用“多芯细铜丝绞线导体”软护套结构,弯曲半径小(一般为电缆厚度) 5-8 倍)耐疲劳性强(可承受10 弯曲周期超过10000次)。

固定铺设类型:用于设备内部布线、桥梁敷设等固定场景。导体可采用单股或少量多股绞线,护套硬度高,成本相对较低。

复合型:集动力线、电源线、控制线于一体。适用于需要同时传输电力和信号的设备(如智能机床)。应注意不同电缆之间的屏蔽和隔离,以防止信号干扰。


(2)导体材料及规格:保证导电性和载流量

材料选择:优先选择高纯度无氧铜(含铜量)≥99.95%),导电性高,热量小;镀锡铜(耐腐蚀)或铜合金(韧性高)可用于恶劣环境,但应注意镀锡层的厚度。(≥8μm)对导电性能的影响。

规格确定:根据额定电压选择导体截面积,参照公式“截面积” = 额定电压×修正系数 / 允许载流”(修正系数应考虑环境温度和敷设方式)。例如,10A 额定电压在在30℃的环境下,选择 1.5mm²铜导体(允许载流) 18A)可以满足需求。


(3)绝缘及护套材料:决定基础防护性能

绝缘材料:聚氯乙烯(PVC,成本低,易于加工,适用于一般环境)、交联聚乙烯(XLPE,耐热性优于 PVC,适用于中高温场景)、硅橡胶(耐高低温,柔软性好,适合极端环境)。

护套材料:氯丁胶(CR,抗老化,耐候性好)、丁腈橡胶(NBR,耐油性突出)、氟胶(FKM,耐高温、耐油、耐化学腐蚀全能)、聚氨酯(PU,优异的耐磨性,适用于频繁的摩擦场景)。


(4)屏蔽性能:适应对环境的强烈影响

屏蔽类型:选择镀锡铜网屏蔽需要屏蔽干扰信号的场景(如自动化生产线、精密仪器)(屏蔽效率)≥90%)或铝塑复合带屏蔽(成本低,屏蔽效果稳定);对环境的强烈影响可以采用“网络”带式双屏蔽。

接地处理:屏蔽层需要单端或双端接地,接地电阻≤4Ω,确保有效导出干扰信号。


(5)额定电压和保护等级:与使用环境相匹配

额定电压:根据设备工作电压的选择,常见的工业设备 300/500V、450/750V、600/1000V 等级,需要预留 20% 上述电压余量,防止过电压损坏。

防护等级:IP 级别(如 IP54 防尘防水,IP67 完全防尘防水)需要适应环境湿度、粉尘状况,优先考虑湿冷车间、室外设备 IP65 或以上级别。


(6)合规性:符合行业标准

优先选择符合要求 GB/T 额定电压,5023-2008 450/750V 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、JB/T 额定电压8734-2016 450/750V 对于标准的商品,如PVC绝缘电缆、电线和软线,特种设备应符合相应的行业标准(例如,起重机电缆应符合GB/T 3048.5-2007)。


二、耐热性分析:从材料到场景的准确匹配

耐热性决定了扁电缆在高低温环境中的稳定性,关键取决于绝缘和护套材料,需要根据实际工作温度选择相应的等级:


(1)耐温等级划分及材料适应性

低温(-60℃至60℃ - 20℃):适用于冷库、极地作业等场景。选用硅橡胶、氟橡胶或聚氨酯护套,玻璃化温度低,低温下仍保持柔软,防止脆性开裂。例如,在-40℃冷库中使用的扁平电缆可以选择硅橡胶绝缘聚氨酯护套,确保弯曲性能不受影响。

中温水平(-20℃至20℃ 105℃):适用于一般车间、设备内部等常规环境,PVC(耐温 70℃-90℃)、XLPE(耐温主流选择为90℃-105℃,性价比高,加工完善。

高温(125℃至125℃) 250℃):适用于冶金、窑炉、干燥设备等高温场景,应选用耐高温材料:

125℃-150℃:交联聚乙烯(XLPE)、乙丙橡胶(EPDM);

180℃-200℃:硅橡胶(VMQ);

200℃以上:氟胶(FKM)、聚四氟乙烯(PTFE),例如冶金窑周边电缆需要选择 PTFE 绝缘   FKM护套,耐温可达250℃。


(2)影响耐热性的重要因素

材料配方:护套材料中添加的抗氧化剂和耐热剂含量直接关系到耐温寿命。优质高温电缆的耐热剂用量一般为 5%-8%,可以延长高温下的老化时间。

导体烫伤:导体横截面积过小,导致载流不足,会加剧电缆的加热。在实际使用中,有必要确保导体温度不超过绝缘材料的允许的高温度。

敷设方法:密集敷设、穿管敷设会导致排热不良,需要降低耐温等级(例如 105℃电缆穿管后,按压105℃电缆 90℃级选型)。


三、耐油性能分析:应对工业油污腐蚀

矿物油、润滑油、液压油等油渍在工业环境中很常见。耐油性差的电缆容易使护套溶解和开裂,导致绝缘故障。应根据油渍类型选择合适的材料:


(1)耐油等级和材料选择

耐矿物油(机油、柴油等):丁腈橡胶(NBR)优选,丙烯腈含量越高(30%-40%),耐油性越强,适用于机床、工程机械等场景;氯丁胶可用于敏感成本(CR),但是耐油性稍差 NBR。

耐用油(食用油、棕榈油等):乙丙橡胶(EPDM)、聚氨酯(PU)耐油性能优越,适用于食品加工设备。

耐溶剂油(溶剂油、酯类油等):需选用氟胶(FKM)或者聚四氟乙烯(PTFE),耐化学性强,能耐多种化学油腐蚀,适用于化工、制药设备。


(2)耐油性能测试及实际应用注意事项

检验标准:按 GB/T 1690-2010《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耐液体试验方法》进行了检测,合格电缆在浸泡过程中 72 小时后,护套增溶≤抗拉强度下降率为15%≤20%。

使用注意事项:油渍温度升高会加重护套的侵蚀,例如在80℃矿物油环境中,需要选择耐油、耐高温的矿物油。 NBR/PVC共混材料,防止单独使用 NBR导致软化和增溶。


四、综合选择建议

场景优先:频繁移动和弯曲的场景(如机械臂)选择柔性结构无氧铜导体   PU护套;选择高温油渍场景(如压铸机) FKM 护套   PTFE绝缘铜网屏蔽。

性能平衡:一般情况下不需要极端特征,选择 PVC绝缘   CR护套,兼顾成本和基本保护;在考虑成本因素之前,应优先考虑恶劣环境的耐温性和耐油性。

预留余量:耐温、耐油性均需预留 10%-20% 余量,如实际工作温度 80℃,选用触摸105℃级电缆; 10 号码机械油,选择耐油等级较高的机械油 NBR材料。


工业扁电缆的选择应以场景需求为关键,准确匹配结构、导体、绝缘护套等数据,特别是耐温性、耐油性和环境适应性。科学选型可以有效提高电缆的使用寿命,保证工业设备的稳定运行,降低维护成本。


相关产品
主营区域: 贵州   四川   浙江   湖南   河北   河南   江西   江苏   广东   安徽